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政府 咸阳市政府
当前时间:
无障碍

是否打开信息无障碍浏览

首页概念咸阳市情概况 正文

市情概况

时间: 2023-01-31 08:55:00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系统管理员
【字体: 打印

咸阳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下辖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武功县、乾县、礼泉县、泾阳县、三原县、永寿县、彬州市、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共2区2市9县,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1.30万。

●大秦帝国故都

咸阳是与古罗马同时代的世界文明古城,建城史已有2370多年。商鞅在这里实施变法,秦始皇在这里统一六国,确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咸阳是中华民族大一统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国第一帝都。咸阳曾是周、汉、唐等12个朝代的京畿重地和古丝绸之路第一驿站,境内有5313处文物旅游景点,其中绵延百里的27座金字塔般的大型帝王陵寝,沉睡着28位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蕴藏着解密中华历史文明的金钥匙,咸阳又有“金字塔之都”之美誉。

●中国几何中心

咸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所在地,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咸阳与周边呼和浩特、太原、郑州、武汉、重庆、成都、西宁、兰州、银川9个省会城市距离都在500公里左右。咸阳是古丝绸之路第一驿站、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板块,在此建设全国性企业区域总部得天独厚。

●交通快捷便利

咸阳已形成公路、铁路、民航相互交融的立体综合交通格局。13个市区县“县县通高速”,拥有4条普速铁路和2条高速铁路,西安地铁1号线二期直通咸阳主城区,三期工程正在建设。坐拥西北最大的航空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4800多万人次、货邮年吞吐量达38.2万吨,2020年客流量在全国位列第7位。正在规划建设的北京-昆明、乌鲁木齐-上海、包头-海南、西安-银川高铁在此交汇,可形成到其他重要城市的陆路“半日交通圈”。作为中国交通的“黄金十字”,咸阳是辐射全国市场距离最短、运输成本最低的城市。

●资源能源重地

咸阳已探明矿产资源24种,主要有煤炭、石灰石、陶土、地热、铁矿石、大理石、油页岩及石油等。煤炭资源分布于辖区北部的彬州、长武、旬邑、淳化、永寿五市县,已探明储量为110亿吨,预测为150亿吨左右,居陕西第二。中部石灰石储量估计有3000亿立方米,居陕西第一。已探明的陶土储量8.4亿吨。地热储量约2500亿立方米,被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地热城”。咸阳是关中粮食生产的“白菜心”,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和优质苹果、蔬菜生产基地。年产商品粮200万吨以上;年产水果400万吨以上,苹果产量占全国总量10%以上,浓缩果汁占全球六分之一;咸阳市天然药材资源丰富,有各类野生中草药资源138种,中成药年产量400多吨。

●生产要素洼地

咸阳拥有一线城市的优势,二线城市的成本。咸阳—西安拥有137所各类高等院校,其中“211”院校8所,“985院校”3所,在校大学生80余万名。各类科研及创新机构约4080个,高级技术人员40多万,西安—咸阳每年产生的科技成果有3000多项,包括的重大科技成果达到1000多项。人力资源丰富,咸阳有290多万劳动力,剩余劳动力45万。咸阳市工业、商业、人力资源、居住等成本均低于省会西安。同时,西安的高端科研的雄厚实力将为咸阳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充沛低廉的水、煤、电、气、暖供应可满足各类工业生产需要。

●产业体系完整

咸阳是西北最大电子工业基地,陕西重要能化工业、轻纺工业基地,西北重要物流枢纽。电子显示、高端能化、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和现代农业、医药和医疗器材、新型纺织建材、文体康养四大特色产业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四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发展实现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前景广阔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把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2017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西咸一体化若干政策措施》,正式拉开了西咸一体化的序幕。2018年2月,国家正式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咸阳已成为大西安长安主轴核心区域和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板块。

“十四五”时期,咸阳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关键,聚力建设大西安都市圈咸阳核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临空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开放合作高地、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高地、西部先进制造业集聚高地、关中城市群科技创新转化高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